开发者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回复: 0

麒麟周报|两部门:2025年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18 16: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见麒麟,洞悉能源,2022年能源电力数字化峰会邀您一起回顾上周来自政策、行业及企业方面的大事。

本周主要内容有——
1. 两部门:到2025年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能力持续强化。
2. 张玉卓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
3. 中电联:1-11月份全国市场交易电量47563.6亿千瓦时。
4. 商务部:着力稳定汽车消费 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
5.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临近空间钙钛矿太阳电池演化规律。
6. 三峡枢纽河段首次实现过闸船舶防污染在线监测。
7. 我国首艘全球最大LNG动力耙吸式挖泥船开建。
8. 德国副总理:明年仍要“忍受”高气价。
9. 普京称给俄油价设上限是“通往世界能源毁灭之路”,下周签应对法令。

行业要闻
两部门:到2025年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能力持续强化。
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指出,到2025年,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能力持续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主体进一步壮大,培育一批绿色技术领军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各类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创新活力不断释放,协同创新更加高效。绿色技术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成果。



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制定全国碳市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规定。
生态环境部12月28日消息,其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制定全国碳市场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规定,并通过完善信息化平台和强化数据分析支撑日常监管。

张玉卓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
据国务院国资委官网消息,12月27日,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张玉卓同志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



国家统计局:1-11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3倍。
12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11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0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个行业下降。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3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47.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74.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94.5%。

世界最大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
12月29日,雅砻江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开工建设。两河口混蓄电站场址海拔3000米,拟安装4台30万千瓦可逆式机组,加上已建成的两河口水电站300万千瓦装机作为常规机组,总装机达420万千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全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中首个开工的混蓄项目、我国海拔最高的大型抽水蓄能项目。

国家能源局发布《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
12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指出,500千伏及以上的光伏电站配套电力送出工程,由项目所在地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上报国家能源局,履行纳入规划程序;500千伏以下的光伏电站配套电力送出工程经项目所在地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会同电网企业审核确认后自动纳入相应电力规划。该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3〕329号)同时废止。



中电联:1-11月份全国市场交易电量47563.6亿千瓦时。
12月29日,中电联发布1-11月份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简况。1-11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4756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0.5%,同比提高15.8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376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4%。

国内动态
商务部:着力稳定汽车消费 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
12月2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汽车、家电、家居、餐饮占社零总额1/4左右,是消费的顶梁柱。商务部将着力稳定汽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

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会议协调推动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
日前,为推动落实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国家发改委运行局主持召开华北、华东等部分地区电力中长期交易座谈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政府主管部门和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主要围绕2023年电力中长期交易合同签订进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了交流研讨,确保中长期交易签约工作平稳有序。

山东:培育风光+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模式。
12月28日,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印发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培育壮大氢能产业,加强工业副产氢纯化技术研发和应用,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和低谷电力制氢试点,培育风光+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模式。统筹推进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多元化发展。

福建:“十四五”加快完成省管海域1030万千瓦、深远海480万千瓦海上风电配置。
12月28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函》指出, “十四五”期间加快完成福建省海上风电规划内省管海域1030万千瓦、深远海480万千瓦海上风电配置。鼓励、引导新增海上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配建储能,推动配建储能接入海上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场站内部,实现就地调节。



中国石化经研院:中国煤炭消费预计将在2024年左右达到40.8亿吨峰值。
12月28日,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展望2060》报告指出,中国能源转型在协调发展情景下,煤炭消费预计将在2024年左右达到40.8亿吨峰值,占比降至50%。发电耗煤在2025年前后达峰,石化化工煤耗在2030年前后达峰。2025-2030年是下降平台期,煤炭消费量开始波动下行,预计到2030年降至约38.7亿吨,占比降至46%。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临近空间钙钛矿太阳电池演化规律。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薄膜太阳电池研究组高级工程师王辉、副研究员王开和研究员刘生忠团队,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张春福、郝跃院士团队及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黄旻团队合作,首次报道了临近空间环境钙钛矿太阳电池昼夜性能演化的研究成果。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能源材料》。

北大能源研究院:2022年国内新核准煤电项目装机总量较去年增长两倍。
12月27日,北大能源研究院在《加速推动中国典型五省的煤电转型和优化发展》报告发布会中表示,据课题组统计,2022年1-11月,国内新核准的煤电项目装机总量已达6524万千瓦,超过了2021年核准总量的三倍。其中,2022年三季度核准装机总量最高,达2414万千瓦。

西藏:2022年重点能源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增长28%。
据央视新闻12月27日报道,2022年,西藏累计落实中央政府投资753亿元,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100亿元。重点能源项目累计完成投资增长28%,苏洼龙水电站并网发电,湘河水利枢纽建成投运,帕孜水利枢纽开工建设,多油水库实现截流,格拉输油管道干线主体贯通。

北京:2023年底前完成禁用区域液化石油气替代。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12月27日报道,近日发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燃气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划定非居民用户禁用液化石油气区域,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的原则,加快替代工作,2023年底前完成禁用区域替代。



天津:有序推动自备燃煤机组改燃关停。
12月26日印发《天津市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有序推动自备燃煤机组改燃关停,支持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落实可再生能源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推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支持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鼓励生物质能多种形式综合利用。

山东:加快储能技术研究应用 探索“风光+氢储能”技术路径。
山东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若干措施指出,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氢能全产业链,探索“风光+氢储能”技术路径。加快储能技术研究应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氢能及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12月中旬30家煤炭企业日均焦精煤产量同比降幅达4.3%。
12月26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的12月中旬炼焦煤市场运行监测旬报显示,12月中旬,30家煤炭企业焦精煤产销量分别完成536万吨和535万吨,旬度日均产量环比降幅0.8%,同比降幅达4.3%。截至12月中旬,30家煤炭企业累计生产焦精煤1.92亿吨,同比下降了4.9%。

中上协:100亿元市值以上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共664家,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增长明显。
12月26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中国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白皮书2022》报告显示,2017年以来,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市值表现优异,100亿元市值以上公司由2017年底的338家增加到报告期内的664家,其中半导体、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版块增长最为明显,分别实现357%和135.8%的增长。

2023年甘肃省内电力中长期年度交易签约率增长17%。
据新华网12月24日报道,从甘肃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2023年甘肃省内电力中长期年度交易签约率达到85%,同比2022年68%的签约率增长17个百分点。全省发用电市场主体签约成交电量767.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26%。



新疆油田油气当量首破1700万吨,创历史之最。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12月22日,新疆油田年累计生产原油1409万吨,天然气37.5亿立方米,同比净增70万吨和3.6亿立方米,油气当量首次突破1700万吨,创历史之最,且提前9天完成全年油气生产任务,实现连续8年油气生产“双超”。

重庆首次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模拟试运行。
据重庆日报报道,12月20日至23日,重庆首次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模拟试运行,达到预期效果。本次现货市场模拟试运行共有26台直调燃煤机组、20余家售电公司作为市场主体代表全程参与,同时电网企业代理10千伏及以上工商业用户也加入其中。

北京雄安高铁站枢纽片区变电站投运。
据北京日报12月24日报道,近日,雄安新区高铁站枢纽片区首座110千伏变电站——荷露站建成投运,将充分保障雄安高铁站房及高铁片区用电需求。这座被称为“城市森林”的变电站,使雄安新区新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增至5座。
企业动态
我国商用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投运。
12月28日,随着最后一台风机并网发电,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标志着我国商用最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场建成投运。据介绍,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场采用的11兆瓦风机,是目前我国商用单台功率最大的风机。



全国最大煤层气田产气突破100亿方。
12月27日,我国最大煤层气田——华北油田山西沁水煤层气田日产达60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累计生产煤层气突破100亿立方米,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



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开工建设。
据悉,由三峡集团牵头,联合内蒙古能源集团建设的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总投资超800亿元,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

湖南省首个10万千瓦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
据三一重能消息,12月27日,湖南邵阳隆回100MW/200MWh储能示范电站成功并网,该项目为湖南省首个全容量并网的10万千瓦储能电站,从破土动工至全容量并网用时69天。

我国最大整装气田年产天然气突破300亿立方米。
据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消息,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是目前我国探明储量规模最大的整装气田,截至12月26日,苏里格气田今年生产天然气达到300.4亿立方米,成为国内首个年产突破300亿立方米的整装大气田。

西南油气田年产量突破3000万吨油气当量。
据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消息,截至12月26日8时,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今年已生产天然气376亿立方米,生产原油6.8万吨,按热量值1255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一吨原油计算,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创历史新高。3000万吨油气当量,预计约占全国2022年天然气产量的17%左右,西南油气田也因此成为继长庆油田、大庆油田、渤海油田、塔里木油田之后,中国第五大油气田。

我国首艘全球最大LNG动力耙吸式挖泥船开建。
近日,我国首艘、全球最大15000立方米舱容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耙吸式挖泥船开工建造。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自主研发设计,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新建。该船正式开工标志着中国耙吸式挖泥船研制已率先迈入绿色环保低碳新领域。



三峡集团总部实现100%绿电办公。
近日,中国三峡集团通过购买绿证方式,实现总部办公用电100%绿色化,绿色电力消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三峡集团将进一步扩大绿色电力消费范围,在总部办公用电全部绿色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各所属子企业办公用电100%绿色化。

我国内陆地区最大规模政府储气项目投产。
据中铁十八局集团消息,我国内陆地区政府投资的最大规模液化天然气储气项目——山东济南南曹范LNG调峰储配站日前全面建成投产。该项目由济南市政府投资建设,总投资约13亿元,总占地面积22.8公顷。全面建成后,最大储气能力将达到4200万立方米,可满足济南市及周边地区7天以上的民生用气需求。

特斯拉中国第1万个超充桩落地上海。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12月26日,特斯拉中国第1万个超级充电桩落户上海东方明珠脚下,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万级”大功率直流充电网络的企业。

国际动态
俄土天然气枢纽项目开始实施。
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12月28日宣布,俄方与土耳其已开始实施在土境内建造天然气枢纽的项目,这将保证天然气市场定价的透明性和公正性。俄气总裁阿列克谢•米勒在该公司年终电话会议上宣布上述消息时称,这是两国领导层作出的决定,由俄气负责落实。

德国副总理:明年仍要“忍受”高气价。
据央视新闻报道,德新社12月28日消息,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表示,德国天然气消费者2023年仍要“忍受”高气价。随着德国按计划建成必要基础设施以替代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哈贝克希望天然气价格明年年底逐步回落,不过可能无法回落至2021年水平以下。



普京签署总统令,反制西方对俄石油实施限价。
据央视新闻12月28日报道,克里姆林宫当地时间12月27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关于就西方对俄罗斯石油实施价格上限采取反制措施的总统令。总统令中指出,如供销合同中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用价格上限机制,则禁止向外国法人和自然人供应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该总统令自2023年2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3年7月1日。

日本将从美国和阿曼进口更多LNG。
据央视新闻12月27日消息,日本多家能源企业正在拓展液化天然气供应源,将从美国和阿曼进口更多液化天然气。其中,日本国际石油开发公司与美国全球风险投资液化天然气公司达成协议,每年将向后者采购100万吨液化天然气,协议期限20年。三井物产、伊藤忠商事等多家日本财团将与阿曼达成协议,自2025年起,每年再采购200万吨液化天然气,为期10年。

难以实现欧盟碳汇目标,芬兰或面临巨额罚款。
据中新网12月27日报道,俄罗斯卫星社消息,芬兰自然资源研究所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未能实现欧盟的碳汇目标,该国或被处以高达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19亿元)的罚款。

土耳其宣布在黑海发现580亿立方米天然气。
据央视新闻报道,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2月26日表示,土耳其在黑海地区新发现5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目前,土耳其在黑海地区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达到7100亿立方米。根据计划,土耳其希望在未来10年将能源对外依赖度从2021年的71%降至50%以下,并在2053年降至13%的水平。

俄副总理:俄有意恢复“亚马尔-欧洲”管道对欧供气。
据央视财经12月27日报道,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12月25日表示,俄罗斯准备恢复通过“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对欧洲供应天然气。他指出,欧洲天然气短缺问题持续存在,对俄天然气有需求,俄罗斯仍将欧洲视为天然气产品的重要市场。



美国极端严寒天气已导致超160万用户断电。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冬季风暴带来的极端天气导致美国多人断电。美国电力跟踪网站http://PowerOutage.us的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2月24日7时50分,有超过160万用户断电,远远高于凌晨4时84万用户断电的数据。

普京称给俄油价设上限是“通往世界能源毁灭之路”,下周签应对法令。
据环球网12月23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12月2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将在12月26日或27日签署一项关于西方对俄罗斯石油限价的应对法令。阿纳多卢通讯社称,普京斥责为俄罗斯油价设定上限是“通往世界能源毁灭之路”。路透社称,普京没有提供即将出台的文件的细节。克里姆林宫表示,该文件将列出俄罗斯对七国集团、欧盟以及澳大利亚12月5日实施的对俄海运石油每桶60美元价格上限的回应。

编辑 / 龙爷

视频制作 / 逸锋、冄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开发者网络

GMT+8, 2025-4-18 07:24 , Processed in 0.0986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