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4
9
新手上路
在传统软件开发领域8年,从一线开发,到项目技术经理,再到产品研发技术负责人,一路走来,感受着互联网行业的软件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互联网行业中的软件开发是怎么样的?两年前,决定转行到互联网行业实际体验看一看,通过两年的观察总结以及实际亲身感受,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答案,解除了心中的疑问,此文写给那些跟我有相同疑问的朋友。
需求来源一般为甲方客户,当一家公司慢慢成长起来时,往往需要软件来提升公司的管理与运行效率。比如所有公司无一例外都需要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OA系统、考勤系统;一些制造行业还需要生产管理的ERP系统,医院需要病例管理系统、学校需要学生管理系统、政府需要公文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甲方客户一般都没有专门的软件开发团队,大部分只有一个叫技术中心的部门负责网络与各种系统的管理。所以,要落地这些软件,就需要专业的软件公司来实施。
有了实际的需求,要么客户主动找到软件公司,要么软件公司挖掘客户;首先入场的一般都是销售入场(主管商务事项,比如报价、签约,客户关系维护,需求挖掘,以便签约项目二期、三期…)。 有时还会有售前顾问支持(主管技术,比如给客户给出技术方案、初步分析出项目实施范围,方便合理报价);需要说明的是售前顾问通常都是技术出身,项目经验丰富,不仅是技术专家,还是业务专家,对某一行业有深刻理解,能够告诉客户,怎么做才是行业最好的方案,利用行业经验帮助客户提升效率,而不是简单把客户的下线流程搬到线上。
项目签约下来后,紧接着就是项目实施团队入场。 项目团队包含这些人: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技术经理、技术开发、UI、QA 项目实施有时为驻场开发,有时是在公司开发好后到甲方公司去部署上线
需求通过QA测试部署后,通常会有试运行阶段,在试运行阶段,客户可提出问题点与优化点。所有功能没问题后,即完成交付,技术团队撤出,投入到下一个项目,销售收尾款。 偶尔客户还会购买系统运维服务,即支持系统运行期间的问题处理以及小需求迭代。
PM会把各种需求整理成需求文档,还会附带上需求原型。通常会先期找技术初评,确认哪些功能无法实现然后调整需求文档。
需求没问题后,C端需求最先入场的是UE、UI,即交互设计与视觉设计,完事后前端FE拿到设计稿后进行开发,这期间后端开发可并行,最后接口联调、测试
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传统行业的软件开发是给甲方干,在互联网行业的软件开发是给自己干!
核心诉求: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情况下,怎么好维护,怎么开发成本低怎么来。机器都是甲方出,所以能通过堆机器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不过也需要为客户考虑项目整体成本)
核心诉求: 支持快速迭代、稳定、高并发。另外,机器都是自己出,多一台都是成本….
这里是一篇很不错的讲述架构演进的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yZlQUZQS0Rkn_7vY7hjvHQ
总的来说,传统软件行业加班时间是少数,有更多的非工作时间;互联网软件开发行业,加班是常态,不加班或少加班的公司简直是一股清流存在。
传统软件领域,很多软件系统属于用户的核心业务系统,比如ERP、财务系统等,属于刚需。所以,这一块只要有稳定的客户来源,即使是运维需求也会有一口饭吃。因为稳定性,收入也很难像互联网行业公司那样快速增长。
所以,建议想再奋斗一下,再挑战一下自己的到互联网行业去,那里有更大的机遇与空间。 建议对技术追求没那么高,希望工作生活相对平衡,可以考虑一下传统软件行业,那里只要你做事靠谱,年龄不是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0
2
1
6
5
8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开发者网络
GMT+8, 2025-4-7 09:46 , Processed in 0.1119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